close

2003年的電影,根據南韓華成連環殺人事件改編成的電影,該案件發生於1986915199143,在京畿道華城郡附近村莊,當時有十名受害者,九人死亡,僅一人倖存。這個案件改編成的故事除了本片,還有《岬童夷》《信號》也是以此案為原型。

或許是因為拍攝的年代較為久遠,加上先看過令人印象深刻的《岬童夷》,於是這部電影就讓我覺得沒有這麼懸疑緊湊!如果撇開看過2014的《岬童夷》,其實這部電影也算是如實呈現當年案件發生的社經狀況。

先說說那個時代,因為正處韓國政經轉型時期,尚在戒嚴期間,小鎮時不時的就會進行演習,軍隊也四處鎮壓抗議的民眾。警察算是當時高壓統治的一個集團,抓到犯人可以屈打成招,以致於錯失很多辦案先機,再加上當年的犯罪現場保留不完整,蒐證草率,於是此一案件,遲遲未能破案!

電影才開始三分鐘,我想,對於一些人應該就沒有辦法接受,下水道裡的女性屍體,手腳呈現X形的反綁,身上爬滿了螞蟻,我忍不住撫掌,導演真的很會!光一個畫面就非驚死你不可。亂烘烘的現場,也沒圍繩子,鑑識科的人員也都姍姍來遲,這樣是要怎麼蒐集現場證據?警局裡更是亂成一團,看似嫌疑犯的警察寧可抓錯也不可放過,每個人都抓來審問,甚至發現道聽途說的嫌疑人,就立馬抓來審問,用一種已有結論先入為主,設定嫌犯人選,再進行辦案的方式。於是智力有些問題的光昊,不明就裡的就被冠上連續殺人犯,甚至不斷的引導式問話,造成光昊根本就是主嫌。可經過多次推敲才發現,光昊很可能是現場唯一目擊者,很可能是抓住真正嫌犯的重要人證,但卻因為誤會,失誤,導致光昊意外死亡。之後抓到一個自慰的工人,也再不斷的刑求、反覆的模擬,恐嚇逼得他自認是殺人犯。

首爾來的警察代表者新勢力,運用科學專業的辦案,邏輯思考推敲,但在強烈的辦案無頭緒、嗜血記者們的輿論壓力下,他原本認定是一名縝密的工廠人員,苦無證據,但是,成也科學證據,敗也科學證據,DNA的結果顯示,這名工廠人員並不是犯人!那個當下,首爾來的警察竟也覺得,要什麼證據,乾脆讓他屈打成招好了!

不能說不好看,導演處理細節其實處理得很好,復刻近三十年前的社會樣貌,完全不會讓你覺得有太多現代的鑿痕。挑出了幾個案件,包含唯一生還者、被塞入桃子的死者、還有嫌犯一一拿出受害者鉛筆盒裡的筆、刀片、吹口哨的犯人,營造著恐怖的下雨氛圍,導演都拍得很仔細,但卻不會大剌剌的赤裸的把死者的死況殘染的呈現!只是因為看過類似更細膩的劇情(畢竟《岬童夷》是二十集的電視劇,他所能講的案情仔細度又比兩個小時的電影來得多),所以總覺得似曾相似。而且會不由自主的把兩部片子重疊,造成看電影時沒有驚喜度!只有對照比較。這部份是我自己的問題!

不過還是要說,宋康昊那種黑、白臉兩警察配搭問案的角色,演得真好!那種自以為只要看著犯人眼睛,就能斷案的神探模樣,真的覺得宋康昊我給你讚!有看過其他影評,對於電影中人物比對當時社會所代表的內在意義,說得很有道理,只是我沒有看到這麼深層的部分,加上也沒有研究過那個時期的韓國社會,我就不評論。

在那個年代裡,連續死了這麼多人,又不是在什麼天寬地闊的地方,只是在一個小鎮上,卻破不了案,當然會成為社會關注輿論撻伐的事件,也因此造成警方辦案的壓力,只想趕快整治出一個犯人交代了事!於是冤獄、屈打成招也就層出不窮。只能說,什麼樣的年代就會出現什麼樣的事

arrow
arrow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