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我想先說節目單感覺調性跟《發現亞美利堅》的很像,一樣的都是三名治設計。只是友人的節目單在上半場認真的翻閱之後,中場休息已經有點破損。節目單中留白的部分很方便寫字,只是歌詞語翻譯之間的關係,我一直還沒有找到習慣閱讀的排版方式,尤其下半場的巴哈,我一度很迷失,怎麼突然變成三、四句一翻譯?雖然知道可能因為版面,但,老派老人家,還是有點不適應這樣的新奇版面。看到幾頁類空白,有想到是為了四十頁印刷基本頁數,所以才有這樣的安排,設計排版真的很不容易。翻看時還有想到一件事《Salve Regina》好像第一次看見翻成《母后萬福》

上半場音樂會主要是Arvo Pärt佩爾特跟Tomás Luis de Victoria維多利亞,發現唱過維多利亞的《哦!偉大的奧祕》。下半場一首是旅居丹麥作曲家吳俐瑩的作品,用人聲道具擬聲仿聲,很有趣。最後一首則是巴哈的作品,還搭配了跟管風琴(中場休息,管風琴老師超認真的一直在調音)大提琴。
雲紅老師沉寂兩年,再次帶領台北室內合唱團,或許是因為過往的默契,或許是雲紅老師的氣勢,總覺得團員們與雲紅老師搭配合宜,指揮給什麼,團員都能做到。
又今天音樂會現場的狀況很多,講話的長輩們還有小孩,非常躁動的聽眾們,還有初來乍到瘋狂拍照的大姐,場燈都要暗了,真的可以不要再自拍了謝謝。另外會出現的咳嗽、手機聲,我就不要再重複提(結果還是說出來)。兩廳院工作人員今天真的是辛苦奔走呀!

上半場
1、合唱團的站法讓我有一種「是需要分成兩個小團」的曲子嗎?左右兩邊男聲女聲,兩團中間最遠處還獨站了一位女聲。領唱的女生聲音乾淨,只是整首歌聽著會有點想睡。
不知道為什麼,這首歌從頭到尾都讓我覺得,每一個開頭大家都有點害怕,聲音出來都不準時,音準也有點險險的。不過和聲進來之後都還不錯。四個聲部各自聲音整齊度都還蠻好的,只是四聲部有點融不到一起。
四聲部的小聲長音,單聽真的都覺得很厲害,氣息好穩定。曲子高昂處有出來,但弱下的時候音準有點不定。
有高低起伏大小聲的變化但是少了延續的情緒感。最後一句的Dominum音準不對呀!
2、(這首歌的排版真的讓我很迷路,唱了幾句我才發現原來它只有一句歌詞)18個男生11個女生,心想怎麼會是這樣的組合?回家認真看曲目介紹,發現原來是寫給假聲男高音或女低音,搭配T1、T2、B的四聲部無伴奏。
開頭第一句T的聲音很乾淨,第三句的和聲有拉開。雖然只有一句歌詞,但搭配不同祈求的情境,小調變化,很是有趣。
倒數最後那一次,總覺得還可以更厚實飽滿。又最後一個音,大家又去哪裡了?
3、更改的曲目順序所以穿插了維多利亞的《母后萬福》好哦!我還是覺得這樣飯好不習慣。左右兩邊最高處各站了一位男solo ,兩位的聲音都很乾淨,不過我比較喜歡solo1的聲音,他的聲音乾淨通透有一點薄亮 baritone有暖帶點T的音質,相較起來另外一位的聲音比較平實,是聽過覺得好聽,但會忘記的那一種。
A走一種流動感,S則比較顆粒音。我喜歡結尾時的升降音,amen亮度有出來。
輪唱感有出來,有兩個小團的感覺。男生的口腔很開聲音有通透,B的聲音很厚實。
4、這首歌前兩句我就覺得是我的菜,o vos omnes和聲有打到我心坎上,qui有一點太大聲,attendite有點亂亂,sicut dolor meus 覺得不夠悲傷,Attendite,universi populi聲音有飛出來的感覺,接下來我的雞皮疙瘩頭皮發麻的症狀也出現,好聽。
5、因為唱過,所以對這一首歌就會更嚴格的聆聽,流暢感律動感有出來,但感覺上好像速度有點太快,所以變成小音符的部分沒有唱出來有點小可惜。最後的Alleluia 連續性不夠,男聲有人音準飛走。
6、很特別的站位,一組女聲6人,斜站在舞台階梯上,跟四排整團形成一種聚集與線條感兩種不同的感受。
一種透明感的和聲,另外還有顆粒感的固定音行,男低音怎麼可以這麼低?超愛這首曲子的和聲,很喜歡這一首。
7、開頭很傳統宗教歌曲的感覺,和聲飽滿,S的音高好高,B的超低音也是共振耳鳴,第一回的明亮收尾低音延長,我好喜歡這樣的編寫。O Holy Saint Nicholas, pray unto God for us,男生的長音好厲害非常均勻的氣息,低音又低又清楚,完全沒有壓聲音或是喉嚨痛的不舒服,搭配著節奏,很棒。
最後的Amen,以一種甜美的方式作結。

下半場
1、聽完我很認真的覺得,作曲家都沒有想要幫合唱團團員考慮到底會不會逼死人(笑)都把團員當成樂器配置,那高音,那小聲,真的逼死誰!
莫名覺得心疼又好笑的是,團員時不時就要拿出音叉,敲頭,看著一排男生一三五敲完換二四六敲。女生敲完,第三排男生敲,此起彼落,我都擔心他們會敲到頭痛哎呦。
開頭,船鳴聲、海浪、還有海鷗聲,潮水的來去、風聲,帶點迷離魔幻,還有海妖會出現的感覺。S高到一個幾乎都要喊叫才能到的高音,卻又還要小聲,還好S們很厲害,高小還乾淨的聲音很棒。各聲部或者說各團員的聲音大亂鬥,充滿整個音樂廳,最後結尾雲紅老師一出手,真的有一種光束的收尾簡明乾淨,很帥。
2、管風琴一出來就有一種教堂的純淨感,人聲的部分或許是因為上一首太現代、耗費太多,所以回到巴哈,大家的聲音明顯疲累。還是因為有伴奏所以精神力比較鬆懈?不過教堂感還在我還蠻喜歡。女聲的聲音比起其他首曲子來說變得比較白扁聲。尾音的音準也沒有這麼小心,第一組最後段落彷彿遇見亂流,太過於激動,有點亂。
整組的巴洛克小音符我好喜歡,聽得見乾淨的顆粒,水晶珍珠,有棱角、有圓潤乾淨明亮,輕輕巧巧又清楚。合在一起還沒有髒髒濁濁,很喜歡。
雲紅老師的手,收放、一拉一切,一個頓一個墊,合唱團的聲音隨他手勢變化。對我來說巴洛克的音樂,小音符要明確乾淨不能太黏拖,和聲聽起來不能濁濁髒髒的,今晚聽的很開心。
Gute Nacht我喜歡這一句的緩緩,之後的樂句有一種飛揚。我最喜歡Gute Nacht這一整段。
最後這一段S有人口型守不住,尾音和聲沒有包覆好。不過整場到此,團員才真正小露疲累,也是很厲害。
一整場觀眾狀況不少,但不影響我聽覺享受的音樂會。
其實還蠻好奇,原本外國客席開的曲目會是什麼?又合唱團員與外國客席指揮又會出現什麼樣的火花,不過再好奇,應該還是不會有答案吧!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