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人聲樂團 Klangbezirk,朱老師說他們是難得的爵士樂團。

不熟悉阿卡,只會覺得阿卡吸引我厲害的部分應該就是打擊節奏,還有人生豐富模擬的樂器或是節奏聲響!整場阿卡聽下來有時候會覺得膩,自然的和聲因為透過麥克風有時候會打折扣,反倒聽不見那一份自然美。

四個人的聲音我依次喜歡的是打擊的男低音,不論是他的打擊或是高低音都很舒服。再來是帶肉但不夠厚的女低音,他的聲音有一點濕潤度。女高音的聲音偏乾,不是我喜歡的聲音,高音有點扯喉嚨,音準小小擔心。男高音的聲音帶點美式風格,也是偏乾。女高音的主持幽默風趣,很不像既定印象裡的德國人。四個人默契十足活潑逗趣的炒熱現場氣氛。

搭配著台灣的阿卡團員們也讓幾首中文歌曲變得更道地。

第一次來這個場地,燈光效果的變化比起音樂廳豐富,使用邁克風的場地,沒有尖銳刺耳的回收,算是滿舒服的聽覺場地。只是自行排擺椅子,座位空間顯得較不舒適。

  1. 出場節奏清楚,只是S的聲音高,高音扯了一點。
  2. Solo的聲音乾淨帶暖,有一點點美式的聲音。男b的聲音是暖是紮實,和聲好聽。
  3. 加入了十六個人,朱老師的聲音很有辨識度,不是突出,就只是聽得出來。整體來說十六人的聲音沒有不好,但是沒有感動我,或許是因為唱的人太多,於是歌曲顯得有點太重。
  4. 編曲不錯,但主題主旋律有點被吃掉,可惜。
  5. 爵士五分鐘可以唱幾首?結果竟然可以四十首!
  6. 一開始四聲部堆疊的音準有點怪,節奏出來之後,和聲有抓回來,打擊節奏真的很厲害。
  7. S的聲音累了,情歌有美,只是支撐力不足。在想是因為場地太乾?因為噴了乾冰還有燈光?所以聲音顯得有點疲倦?結尾還不錯。
  8. 可惜,那種空靈蒼茫沒有出來,如果聲音再原始一點,多一點直白厚實大管的聲音,或許曲子的表現力會更明顯。否則實在聽不太出差異。(其實我真的聽不太懂阿卡)
  9. 打擊真的很厲害。
  10. 台上台下一起同歡,大概也是阿卡會使用帶動現場氣氛的方法之一吧!
  11. TA的聲音滿合的。女聲們的口型沒有一致,於是和聲有點雜,於是顯得這首歌有點粗糙沒夠細緻。最後和聲有點歪。
  12. A的聲音真的有穩,不太濃的厚度,唱這首歌剛好!不過最後聲音有點小乾。結尾很像草原大歡唱。
  13. Yodeling的唱腔,母語德文,所以這首歌他們唱得很自在。
  14. 很迷幻的音樂,疊了很多音軌進去,混了很多節奏與聲音,可惜S高音扯了還沒有到,於是有炫麗但卻少了音準。
  15. 我真的不愛乾的聲音,所以是我自己的問題。
  16. 很世界和平的一首歌,女高音真的聲音都差一點!可惜。
arrow
arrow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