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醒夫的大作,明華園、黃致凱編導合作演出。

城市舞台2樓一排其實是一個很棒的位置。

旋轉的舞台兩面景,有點小可惜換景的人員總是會被發現,導致我有時候會出戲。

每次看戲的時候總會想,導演想讓我看到是一段人生?還是一場戲?今天小可惜,我看的是一場戲。

說實在的這部劇比我想像中的零散,故事架構有點散,演出的節奏也有點散,原本期望的凝重,反而沒有想像的那麼多。由明華園來演散戲,該當會是感觸很深的,關於歌仔戲的興衰關於傳統與現代傳承轉變,戲𥚃阿珠姐的淚是真的,秀潔的眼淚是真的,因為他們都明白那種看著團主,硬撐著這一個歌仔戲團可是大時代大環境卻不支持。於是他們的眼淚有滴進心坎,可導演卻沒有把那份張力推發出來。戲裡面用了很多的笑點來沖淡原本應該有的緊繃情緒,理論上來說,面對這些笑點以及全場的歡樂我應該會在心裡隱隱的覺得傷心,可我真的沒有那種傷心,於是覺得這只是一齣戲並沒有刻進我的心坎上。

孫翠鳳演的真的很好,不論是阿珠姐,或是戲台上的包拯、薛丁山,身段唱腔,大師果然是大師,雖然隱約覺得孫翠鳳的身體狀況好像不是這麼的好,可是他還是把角色表演的很精準。

錦雯的辨識度非常高,那種潑辣小三,那種見不得別人好怎麼樣都想要搶演的真的很好。

高玉珊,也是高手高高手,活靈活現若你要跟我說他在演自己,我也會認同。

秀潔的唱功小不穩定,尤其是孫翠鳳一開口,就立分高下,整部戲孫翠鳳已經盡量再讓、再退,可他的演出還是完整讓人印象深刻。

阿正也沒有不好,只是不夠穏定。

丑角的段落有點太過刻意,鑿斧有點太深,沒有不好,只是有點被看破手腳。

舞台上兩個小朋友其實還蠻有戲忍不住就會想要注意他們倆。鑼鼓點打得好,樂師們也很搶眼,聽他們唱著五更鼓、都馬調,我發現其實我真的很喜歡歌仔戲!

戲台上演的是別人的故事,流的是自己的眼淚。很多事情不是不計較,而是不能計較!一計較,就散了!要先能活下來,才能夠有傳統!

貫穿全場的秦香蓮,沒有腳本,一切都是演活戲,需要有多少的功力內涵才能這麼迅速的補鍋才能這麼快速的反應這不是十年功就能夠達成的。秦香蓮裡的陳世美那個負心漢,現實生活裡不過就是多一個妹妹,二女侍一夫。舞台上演的是忠孝節義的歷史故事,舞台下卻被人稱之為無情戲子,歌仔戲演員不是一份正當安穩的工作,舞台上的光鮮亮麗誰又知道舞台下那些心酸無奈,其實這個部分應該是很容易打動人心的,可不知道為什麼總覺得這個部分那份心酸無奈的心疼沒有被勾引出來。

看完這戲這才知道,原來陳三五娘算是完滿結局的戲碼!整部戲很長,上半場85分鐘,下半場90分鐘,其實看得有點疲憊,我想,演員們文場、武場的更是辛苦!

arrow
arrow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