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金基德2002年的作品。雖然男主角是一個啞巴,但這部電影算是對話多的一部作品。曹在顯的眼神真得很厲害!整部電影沒有很痛很酸的地方,但是曹在顯的眼神,深深的撼動我,從他的眼睛裡,我看見了那混雜自卑無奈以及不平怒氣,雖然什麼都沒有說,卻隱隱的悲傷。

曹在顯飾一位花街的啞巴混混,看上了清純女大學生,因為過份愛慕,忍不住就在大街上強吻了女大學生,卻遭女大學生的厭惡及吐沫羞辱。備受屈辱的混混覺得沒有面子,於是設計陷害女大學生,害女大學生流落花街。混混日復一日的看著女大學生被男人蹂躪,但女大學生卻不知道,害她淪落至此的是這個混混,原因只是當初自己對他的羞辱!

因為愛你愛不到,所以決定毀了你,這樣子的反叛暴力在這部電影裡默默的出現。不能講話的啞巴卻是整部電影裡最強大的勢力,控制著花街裡的混混、女孩。他雖然沈默無聲,卻是無形的巨大恐懼控制力。不說話有時候不是因為不反駁、不是因為承認自己錯誤,而是無法言語的無力感。

女孩對混混從不屑、厭惡到默默的接受、之後反倒還出現了斯德哥爾摩症候群。在知道混混因為自己的關係,承認了殺人罪,被判死刑。女大生歇斯底里的對混混大吼:「你給我活著出來!」那一刻混混與女孩之間的愛情似乎浮上台面。女孩面對賣入花街從一開始的反抗、抵抗、到消極的接受、最後竟默默的離不開這樣的生活。這是一種對於人生的了無生意?還是一種無奈接受、認命?

花街女孩的悲喜,姊妹之間的隱藏角力。花街混混面對表面正義,私底下收錢亂七八糟的警察,還是得要卑微的屈膝。彼此身份的懸殊,所以無法好好的看待彼此,唯有讓兩個人都沈降到社會的最底層,才能好好的心平氣和的看待彼此。

電影裡女孩迷戀著奧地利畫家席勒(Egon Schiele)畫冊,畫家走一個表現主義,作品特色是表現力強烈!人物的扭曲不完整、畫布上的主題偏離中心,對於性的展現也不避諱,似乎也在默默的反應金基德的作品。沙灘上撿到的破碎照片,不完整的拼貼,似乎也暗示著女孩與混混的人生。

女孩房間裡的雙面玻璃,似乎也按欲著女孩的墮落與純真。混混透過玻璃看見的女孩始終都還是那個清純的女大生!即使在那樣不堪的洩慾上,對混混而言都還是遙不可及。除了放在心裡默默的愛戀,現實裡兩個人卻是無法照會彼此。

最後照片拼湊出來的那一對其實早就可以猜到會是混混與女孩。那種雙重的意向,這一回金基德沒有故弄玄虛,反倒是直白的說明。但不確定是不是太過直白?反倒這部電影沒有給我很深刻的感觸。

公園的椅子是一個相遇的起始,一切的悲喜接從此刻開始,既使最後混混將女大生帶回公園椅子,他都回不去了!

茫茫的海邊,那個走向大海的女子,是一個隱晦女大生純真的逝去,坐在沙灘上的女大生跟混混沒有任何一個人有動作!沒有擔心、沒有緊張、沒有救援,或許他們都明白,那個決定出於反覆思考,所以只是小小的悼念那個失去。而埋葬撕碎的相片,或許還存在著一種不滿。

陰暗的花街,喧鬧、俗氣。那是現實生活的真實呈現。我們都渾渾噩噩的重複著工作,既使不滿,也只能日復一日。為了生存不得不。

這對男女的相互依附,摻雜著無奈與今生無緣只能如此相伴。到底該說他們愛得深?還是拉不下自尊?留下那張海灘上的男女依偎照,任由觀眾自行想像。

arrow
arrow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