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8375

樹林藝文中心自2019年開始試營運,2020年挺過了新冠肺炎,2021年開始有許多的藝文活動在這裡舉辦。初見樹林藝文中心外觀是鐵灰黑的低調大玻璃帷幕建築。演藝廳內部有點像是水源劇場,一樣可以是三面觀眾台,椅子也是比較簡易式的,不過椅子坐起來比台中歌劇院好坐。

樹林演藝廳有水源劇場的感覺,整體配置(含洗手間),只是感覺上樓高比水源高,劇場深度應該跟水源差不多。

不確定是不是因為最後一場,演員們有些疲累了,所以這一場,我覺得三演員情緒張力,沒有去年實驗劇場來得巨大......不確定演員們是不是累了、走神,有些空白的時間點長到讓我擔心是忘詞。(回頭跟老木分享的時候,老木也有這種感覺,覺得兩演員對話中的空白似乎有點太久!)第一次的閃神應該是女兒跟母親說「我婆婆……」然後沒下文,清楚的感覺得那個空白應該是不存在的。

又,暫停時的冷白光亮度,似乎沒有實驗劇場的大反差,於是,黃光與白光的對比,那樣的燈光變化差異沒有強調出來,小可惜。第一回實驗劇場時冷白光與黃暖光的對比衝擊讓戲劇張力更豐富。

關於

節目單上寫著「誰教會我們去成為一個人」

林圜是從母親、從夜巴黎的阿姐那裡學會如何成為一個人。

國翎是從母親、從傳統讓自己學習如何成為一名母親,不惜犧牲、破壞自己,卻始終沒有辦法完整的成為母親。

國禹從頭到尾就只被教導唸書唸書唸書,但沒有人教他怎麼成人,家裡唯一男性可以模仿的對象是那個沒有人喜歡卻又都懼怕的老鬼父親,陰魂不散的存在,卻不是學習的好對象!

節目DM上寫著「一爐三牲五盤菜,幽靈作祟的圍爐餐桌,沒有護身平安符的驅鬼晚宴,這一家人,究竟是人?還是待宰的雞?」「分段菜單:家常滷肉、客家小炒、紅燒白鯧、香煎里肌、爆炒小管、蝦仁烘蛋、酥皮天婦羅、白斬閹雞」每一道菜都有屬於他的香氣以及記憶裡被賦予的家庭責任。

 

上回實驗劇場第一次聽到王世緯的臺灣國語,剛剛好好的很媽媽。這回,似乎比上次少了20%的臺灣國語,所以沒有這麼的台,但是依舊自然的咬著芭樂、用手捏著小炒,熟練的煎煮年菜、剁著雞,躺在沙發上打電動,完全鬆的真情自然!讓媽媽們覺得好像隔壁人家的媽媽。

張博翔這回的髮型我真的不是很喜歡!雖然無損他的帥氣,但,我還是比較喜歡他之前的清爽髮型。舞廳漂泊的男子,一把將芳郁摟進懷裡,我的心也跟著動搖。這一回的跪在神明廳前抄書少了那一份緊張與恐懼,反而有一點點沒說夠、忘記到底想要傳達什麼「主觀意識」的感覺。

蔡亘晏獨白那裡、說著對不起的情緒,感覺跟上回實驗劇場的歇斯底里不同,不過他把自己破壞傷害殆盡的情緒還是傳達的很滿!國翎是真的很想要生孩子、想完整一個母親一個家,可,就是生不出來,那種壓抑壓力,真的沒有經歷過的人應該還是不能理解吧!

「阿你不懂啦!沒辦法」的家庭問題,其實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立場與說法,沒有對錯,沒有是非,只是立場不同考量的也不一樣!女兒,兒子跟媽媽之間總是有很多的「啊你不懂啦!」那種心疼彼此,卻還是無意卻故意傷害彼此。

 

A區第二排,很貼近舞台,即便戴著口罩,你還是可以在林圜打開滷肉蓋子時嗅到空氣裡的滷肉香。可以很清楚的看見漂泊的男人好看的手指頭,可以看見姐姐嘲弄神情。

 

舅娘:認真細數整場煮了幾道菜

滷肉、客家小炒、紅燒魚、燙小捲、里肌肉排、蝦仁烘蛋(焦了,重新烘蛋)、炸蝦、那隻重複了三次剁法口訣的雞。

我說:可是那隻紅燒魚不是白鯧呀!(舅娘說:你也看得太清楚!)

老木:好家在,我們家沒有嫁娶。你看就是在家裡,翹腳坐吃芭樂好自然。只是鍋子怎麼沒用洗碗精洗。

媽咪:台詞真的很生活化,罵人超自然。菜真的很香。

開演前老木看著節目單,演員名單只有三位,問舅娘:「只有三個演員?怎麼演」

看完發現,只有三個演員,卻把故事說好說滿,很厲害。

附上去年 實驗劇場  年夜飯
https://htcalto.pixnet.net/blog/post/224354832-20200109-%E5%8F%B0%E5%8D%97%E4%BA%BA%E5%8A%87%E5%9C%98-%E5%B9%B4%E5%A4%9C%E9%A3%AF

arrow
arrow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