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20240809 2024台北藝術節 金枝演社 西來庵

一樣,其實不知道歷史事件西來庵,只是因為金枝演社,因為古辛、韋以丞、張家禎,於是買了藝術節。

大劇院八排,因為拆掉了一二排,於是八排變得有點太前面,字幕在上方就變得有點為難(還好我可以不用看字幕),但,九排前,真的對需要字幕的人來說很不友善!事後跟朋友在討論,是不是有什麼替代的方案,可以讓需要看字幕的人方便些?想想,做劇場,要考慮的事情真的很多。

雖說是講1915左右的事件,全劇以閩南語為主,帶一點客家話,一點日文,國語似乎少了很多,在想,是不是因為這樣?所以找來唐山的大和尚(還是喇嘛?)女教主?只是這兩位的出現讓我想到金庸小說神鵰俠侶中的金輪法王還有笑傲江湖的藍鳳凰,莫名有一種時空小錯亂的感覺。

音樂沒有不好,只是音樂的卡點似乎有點微妙的不合時宜,總會不小心的覺得音樂是不是晚出或是怎麼這裡會出現這樣的音樂配搭?看節目介紹說音樂設計柯智豪,我有點不能接受,這真的是柯智豪想要的嗎?

布景的部分,幾座三角形的背板上上下下,平面也有幾組類似三角錐斜台在舞台上堆放,感覺上有點像1624,但,又覺得有點粗糙隨便,這部分是會覺得有點樸實過頭(有討論,是因為經費不足?所以只能這樣製作道具嗎?)

我喜歡宋江陣,幾段宋江陣的陣頭戲我都覺得很到位!打鬥的部分動作也很到位,我覺得還可以。

韋以丞把余清芳這個角色消化得很好,我喜歡。

看慣了郭耀仁的插科打諢,第一時間內我真的沒認出羅俊是郭耀仁,還一直想著是我錯認嗎?這聲音明明是郭耀仁,但,似乎正經許多,跟韋以丞的武打也很靈活,雖然是套招,但總覺得有底子!

張家禎不會要被定型吧!有講日文的角色好像都會找到他。其實覺得小可惜,總覺得或許編劇想要講得東西太多,於是覺得家禎的角色明明還可以挖更多,但,礙於時間篇幅,所以只能這樣!

李允中不太熟悉他,但在這裡處理兄弟、友誼義氣這角色,真的眼淚很多!尤其被射殺,死在哥哥懷裡,真的爆哭,眼淚來不急接。幾場兄弟衝突真的都很揪心,哥哥真的只想要他們可以「活下去」弟弟則是擁有理想不想就這樣活著!都沒有錯,只是那個時代裡,你就必須有所選擇。

不太認識施冬麟,但隱匿山林裡不想再讓身邊的人因為自己在顛沛流離,於是他一度也想要就這樣安安靜靜的隱姓埋名,後來又因為覺得還是需要有人出來共襄盛舉,登高一呼,於是重新出山。施冬麟客語、閩南語交替說著台詞,雖然偶爾我會小出戲的想為什麼不能一直說客語?但,細想,這樣的安排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開頭的月琴吟唱,有一種說書人的感覺,我還蠻喜歡的,雖然音響效果第一時間還是「不行」。

如果我說字幕還沒上我又哭了,是不是一樣還是很誇張?但,看著灰紗後的身影,大旗飛揚,那些歷史的英魂始終在,心裡還是有那麼些激動。閩南語台詞我覺得寫得還不錯文雅,雖然一樣「臭幹喇譙」但,那是一種地氣,不是隨意粗俗。武田的聲音也太低了!這聲音我還滿喜歡的。

幾場兄弟情,感受得出來哥哥想要保護弟弟,哥哥也想要藉由成為日本巡補來擺脫身上因為父親抗日,於是他們被貼上土匪兒子的標記!哥哥說要帶弟弟回去,過山野鄉林的日子,那段情緒真的烘得滿好。

說實在的師姐跟羅俊這一段,有一種笑鬧,會突然間抽離原本的情緒(我可以接受導演不想讓劇情這麼悶或是沈重,但突然加入這一段,真的有一點跳痛)師姐的粵語有時候說的台詞我不是很聽得懂,但他跟羅俊(俊弟)之間的曖曖昧昧撇開前後劇情,真的很甜啦!喜劇效果也很有!還有大法王師兄,我真的覺得他應該是從神鵰俠侶出來的!(笑)

快結束前橘妹跟江定的訣別,坦白說有一點尷尬!我甚至在第一個空白點(沒音樂、燈光還亮,沒人說話)懷疑是燈光忘記暗,或是倆人之間誰忘詞?結果是橘妹還在醞釀眼淚跟想說的話(但,這邊真的有點小尷尬)因為想要講清楚說明白,但節奏似乎有點不對,加上沒有音樂,有點乾。

結尾眾人在西來庵前,古辛說著一些人名,其實是感人的!舞台頂上的字幕跑著一些很重要的歷史事件,但力道有點小!跟友人討論著,要是此刻,降下灰紗字幕直接跑在灰紗上,相信那一場戲應該會哭崩更多人!

導演要講的東西其實很沈重,於是很多地方多了一些逗趣趣味(熟悉金枝演社的友人分享著,這大概也是金枝演社的調性,以及戲劇呈現的手法。)對我來說這樣的方式沒有對錯或是好壞,單看導演的調度與分寸的拿捏,或許,對某些觀眾來說有多了一點不正經,但,我還行。要講的東西太多,於是有點枝枝節節的太多,變成有點浪費了演員,小可惜!

女演員們也都很厲害,說真的我覺得這齣戲不論哪一個角色(主演或是群演),都真的用生命在演!因應台詞需要的嘶吼,我都超怕今天是首演,演完他們就燒聲那明後天怎麼演出!

很歷史的一齣戲,或許就像友人說的,台灣人都應該來看看,瞭解一下這段歷史!

 

「安捏丟欸變成日本郎啊嗎?」 「哩共ㄟ嘿幾岡,係搭幾岡?」

「活咧,做嘎己」 真的很好哭!

原本自由自在的家園,如今成日本公有,我們剩下什麼?真的不起身反抗,我們連蕃薯籤都沒得吃!「活著做自己」「謀輸丟係贏」

 

內容簡介(OPENTIX上及網路上余清芳事件內容)

1915 年,日本治臺20年。曾為巡查補的余清芳成為日人眼中礙事的「浮浪者」;抗日失敗的羅俊遠遁中國;不甘屈從的江定,帶著跟隨者隱匿山林。殖民苛政將三人的命運相連,於西來庵五福大帝前立誓結義,相信王爺公威靈保佑,一場為了自由與生存的搏命之戰就此開打。

戰火延燒,曾因父親抗日而被烙上「土匪」標籤的春明、春來兄弟,弟弟選擇加入義軍起身對抗,哥哥則留守日人陣營,深信不同做法才能帶來生存的可能。從田裡到戰場,起義軍的希望與夢想是否能在漫天槍砲中,奮力一搏走出自己的路?」

「因為策劃起事的地點在西來庵五福王爺廟,故日方稱以「西來庵事件」,起事的首領是余清芳,故又稱「余清芳事件」;又由余清芳等人與日軍在噍吧哖(今臺南市玉井區)交戰,故亦稱「噍吧哖事件」或「玉井事件」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即期阿姨 的頭像
    即期阿姨

    htcalto話很多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