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沒開始,樂池的樂曲是一種我不喜歡的不成調的喧鬧,搭配還沒演出時觀眾席嘈雜的聊天聲,有一種很想拍桌子大喊安靜的衝動。
開演前十分鐘,女舞者出現在舞台上,我懷疑,有多少人跟我一樣注意到她已經上舞台?
舞台上很混亂,衣物散落舞台的周圍,加上低下的照明,有一點壓迫的感覺。
上半身前開襟羽毛背心,搭配皮褲,應該就是那火鳥吧!連續的獨舞、群舞、獨舞,非常耗體力的翻滾,奔跳。
第一支獨舞,搭配的音樂非常有故事性,之後的木頭人、紅綠燈,我以為是開心遊戲,飽含童趣,原本開心群體的遊戲,突然變成排擠,霸凌跟孤立,之後的獨舞是一種異形蛻變,是一種蛻變化成火鳥重生的獨舞。
群舞的音樂有一種悲慘世界的感覺,分成族群區塊的群舞,有和諧的模仿,有對立的叫囂,分分合合的,眼睛很忙,不知道要看哪裡,要專注哪一個群體。
看到一半,有一種,我看不懂的感覺。二十幾位在舞台上奔跑狂舞的舞者,真心覺得只有年輕人才能有這樣的體力,這樣飛奔跳耀,耗費大量體力,很累人的。
男生的獨舞也很駭人,被所有的服裝纏繞,之後掙脫,接著的男獨舞,真的很累!
回頭查了,「火鳥」、「春之際」是俄羅斯作曲家伊果·史特拉汶斯基創作的芭蕾舞劇音樂,是他的代表作與成名作。於是,好像可以了解一點點這齣舞想要表達跟致敬的地方。
果然,舞,不是這麼容易被理解的。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