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的死去,衰敗的活下」這是看完燈亮前腦子裡奔跑的一句話。女教授有計劃的設計規劃著死亡,男孩是她的依賴與企盼,但,男孩始終如一,不按牌理出牌。是所託非人?或是真的命不該絕?
所以,男孩是因為「孤獨,所以,死?」回程的路上我一直想著這個年輕男孩到底為什麼會死?是意外?是自我選擇?
黑暗裡的三十秒,是孤單寂寞覺得冷,還是,一種自在的孤獨蒼茫。
男孩與老師的短篇小說有一種相互呼應。
「最後,她溶解消散成為虛無。就像在冬日一場出乎意料、溫暖的雨中的一小堆雪。」這是女主母親最後。而男孩最後也是這樣虛無消散,像是他小說裡的那幅雪地男子的模樣,趴臥在雪地裡,身上穿著單薄的衣服。
女主角一開始的獨白就很吸引人,自言自語唸白式,非常有畫面感,很詩意的台詞,卻不會讓人覺得有一種假掰的距離感。第一幕我真的沒有感受到翻譯文本的氣息,沒有文字距離感,沒有拗口格格不入的台詞感,雖然自報身家時我還是沒有什麼地理概念,但,不影響整體劇情推展!
男孩就是那種揮霍青春與任性,可其實身體腦袋裏住著老靈魂,以為老師懂他,可,這個懂他的人,卻想著要離開,甚至希望他可以成為幫兇。
大紙軸上黑色字,沒有聲音的空間裡只剩文字,靜靜地卻讓人異常專注,那樣安靜的時間裡,彷彿存在的只有自己。
演員的演出細緻,即便獨白都能引人想像延伸。簡單的道具,卻有無限的空間,喜歡從天而降的紙卷軸,變化多樣,有空間變化也有未知想像的空間建構。只是偶爾貓道上的聲音會有點干擾。講故事的方式很讓人喜歡,自然,真誠。
編劇的文學底蘊很強,唸很多書,讓人忍不住也想把這些作品都找出來讀一遍。
當初選這部戲大概是因為兩位演員,之前看過林唐聿在《冰箱》裡的演出,就注意到他,很喜歡他這個演員,看到他總覺得有一股強大的戲劇力,但,你並不會覺得他的演出很「演」而是很自然,彷彿劇裡這個人,如果文字形像化就應該是眼前這個人,那一言一行不是演繹劇中的角色,而是就應該是這樣生活存在的一個人。搭配著王肇陽,也是天經地義理所當然的。
從燈亮,到兩人各自的獨白,朗讀著喜愛的作品,自己的短篇。導演聰明的用簡單的方式安排這齣戲,用空台,簡單的一桌兩椅,以及懸空的捲軸,建構出一個又一個場景,校園、女教授家、餐廳、房間。這樣有想像空間,又有點疏離、清冷的舞台設計,我很喜歡!還有捲軸不管是兩位主角主動抽拉或是捲軸自動降下,都讓人在觀賞中有不同的感受。(莫名聯想到之前看過的英巴爾.本.海姆《紙Pli》,紙,果然表現力無窮)
捲軸拉下的紙,可以是寫不出的小說,可以是半完成的作品,可以是那幅60*60的畫,可以是男性背影裡的雪地,可以是等待死亡躺臥的房間床鋪,可以是男孩俯臥的冰冷雪地。可以是安安靜靜的人生記錄……
我喜歡編劇說的:「讀者會有自己建構角色」所以不需要太過細節,而是幾個清楚深刻的重點,如同此刻的舞台,也是簡單明瞭,卻讓人記憶深刻,也讓觀眾有自己想像的空間,建構著獨一無二的場景。如同那60*60的畫裡,女人是誰,有沒有變瘦,男人的模樣,雪地裡有沒有腳印……
關於手寫文字、獨一份的打字原稿,關於現代人沒有手機不用通訊軟體就活不下去,忍不住笑,男孩沒有不用科技產品,只是面對人不面對面交流,而是要在冷冰的雲端預約,甚至交談這件事情,徹底的不喜歡。
喜歡,這齣作品真的好看。
節目介紹(摘自網路)
「美國劇作家亞當.瑞普(𝐀𝐝𝐚𝐦 𝐑𝐚𝐩𝐩)作品 ,於𝟐𝟎𝟐𝟎年入圍東尼獎最佳戲劇、最佳女演員、最佳導演、最佳原創音樂、最佳燈光設計、最佳音效設計六個獎項。
「寂寞校園裡的一面鏡子。」— #哈佛克里姆森報
一位教創意寫作的女教授,一位對寫小說有莫名執著的大一新生,一切從一個沒有約好的會面開始。兩人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對話,以文學與小說為起點,像絲線一般串連家庭、疾病、性與死亡的議題,從而勾勒出生活的輪廓。她在決定結束自己生命的那天晚上,這位男同學帶著自己寫好的第一部小說,要教授讀完之後給他最真實的回饋。」
「總有一天我也要寫出這樣的一個時刻。」
回頭再來看網路上關於這部戲的介紹,發現,團對想要表現的東西,我應該都有接收到。
「重田誠治想的是,《內在的聲音》是個有很強文學性的作品,所以他希望能在閱讀文字時,可以在腦中建構出這些畫面。「因為閱讀詮釋是很個人的,所以讓『觀眾的想像』存在,是這次要把握的事情。劇場盡量空台,當觀眾接收這些語言跟文學內容的時候,可以在劇場的某個空間、某個角落開始產生他所闡述的畫面。」同時,他也在舞台中架設了多半用於標籤紙的「泰維克」捲軸,透過它不易被扯斷的特性,讓兩位演員在捲軸流動的過程中,去扯動、移動、書寫等,在近乎裸露的實驗劇場裡建立不同的空間,並且有效觸碰創作中的限制。」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