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上次聽小福是2021年的2021年系列音樂會之三(那場節目單封面,是這次2023年小福要去美國巡迴的海報)。
要說這場音樂會,我聽的有些膽顫心驚,不是沒唱好,而是有一種就小福平平穩穩沒有亮點,沒有特出的一場持平演唱,下半場會突然讓我有一種,怎麼大家聲音都被吃掉?還是刻意收小?明明鋼琴只有開一格?但卻會有一種合唱團的聲音都被檔在舞台上,濛濛的,不是沒有傳出來,但,就是格一層毛玻璃似的進入耳中。S在這場音樂會裡明明表定10人,但是小聲到有點過,不過這回S聲音沒有上次「沙」,這回有一種亮度一點點北歐女聲的冷冷乾淨感。A的聲音依舊沒能回到全盛,真的超愛當年小福全盛時期的A,飽滿厚實又溫暖。T宇光跟王子有隔開兩排,但,偶爾還是會聽見兩個人各自殺出,但這樣的位置比較不會出現倆人打架音。B的低音還是在,只是有時候有些音不太清楚。《下午一齣戲》的男SOLO遊刃有餘,只是聲音暖度較博能的版本少了一點(我還是比較喜歡博能的版本)(聽友人說SOLO這次的聲音收很多,猜想,是不是為了要配合這次合唱團整體的聲音?)。
第一部分是由蘇老師指揮,第一首王子打鼓、領唱,莫名覺得王子這回歌聲裡沒有這麼油,但,那一份原始自然的天賦聲音好像修掉很多,唱腔美聲、聲樂了許多,領著合唱團大小聲真的覺得是很會唱,就像蘇老師說的,團員們面對這麼激動的歌曲還是唱得平靜優雅,少了那種東南亞團的激情律動。小福真的很會唱閩南語歌,再次見證小福閩南語合唱歌曲教科書。只是會覺得這次聲音裡的精緻有時候好像不太符合歌曲的設定,有一種教會人士唱山歌,少了一點接地氣的韻。不確定是因為這些歌曲都是小福基本口袋歌曲的關係?總覺得聽完第一部分會有一種台上的歌者們很鬆,那種舞台上的緊張、不安感不存在!只是沒有那樣的緊張、不安到底是好是不好?
第二部分是由客席指揮指,布拉姆斯五首,一直聽到第四首我才想到為什麼覺得有點怪?因為唱的沒有很德文,有點意外,不是說發音咬字沒有咬好,但,就是沒有感受到德文歌曲的氣味,雖然有布拉姆斯特有的作曲升降音,可就有點綁手綁腳,S不知道是因為太收聲音還是?總覺得高音沒辦法撐上去。指揮的手有給一些黏黏膩膩的拉扯,可是合唱團好像沒有跟上,小可惜。聽說客席指揮自己選了很多閩南語歌,於是努力想要看客席指揮指的《想欲彈同調》跟蘇老師指的有什麼不同?不過好像聽到的一樣是標配的《想欲彈同調》,好聽,就是會泫然欲泣的。「明瞭」的裝飾音很喜歡,流暢裡的纏綿也很喜歡。第三首英國流行歌,女聲的拍子我喜歡,男聲加入和聲依舊乾淨,溫柔堅強的一首歌曲。第四首聲音被吃掉,是因為空間?還是大家都太小心翼翼?
下半場一樣也是蘇老師開始,默默覺得蘇老師指揮時大家好像注意力比較更集中一點,「氣」、企圖心都比較多。下半場開始,音準有一點微擔心微不準,都是0.3顆音撞擊後調整到正常音軌,有點微皺眉。蟑螂之歌男生的節奏,會讓我小小心臟多緊張一點,只是女聲真的可以更強悍一點,太溫柔了!《黃昏故鄉》女SOLO有亮度,開頭的「叫著我……叫我這苦命的身軀」好好聽。「喂」T有點太多有點油。《美麗島》S是支撐力不夠嗎?有點像打游擊,碰到高音就跑,少了延續性。《下午一齣戲》前奏流動到有一點小趕。「雨那會變做這呢粗」S有點飄走。拉脫維亞這首,開頭兩個字的曲調是我的菜!女SOLO聲音乾淨清楚,適合這首。《強尼,我幾乎認不得你了》很悲傷的一首歌曲,曲子有一種「痛」!低鳴地鳴聲式的和聲,很喜歡。《黎明與黃昏》B的音準要小心。有東南亞叢林的感覺,最後結尾有黎明感。《威廉泰爾序曲》音準呀!強調拍子跟音準的一首!很難,因為太熟悉旋律,所以稍有破綻就會被聽見。《Since I Laid My Burden Down》意外開頭的「Glory」的「G」咬不清,可能真的累了,音準不太準。其實指揮有給很多,但是合唱團沒有能做到,還是很不黑人,少了黑人靈歌感。最後一句沒有累積起來小可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