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連兩週六下午在北藝的大劇院,看了演出,都給我感覺演出人員都很會唱,演出的佈景道具也有用心,但看得真的很疲累,都覺得有點浪費了演出人員。也是一齣,歌沒有不好,唱也沒有不好(音場不好,音響不好,所以聽起來音樂總是有些微不是)舞台燈光投影還行,但是場上會出現讓你覺得超尷尬,懷疑演員出包,然後整個空間突然超尷尬的乾,什麼都沒有的三、五秒,讓人心驚驚,以為發生演出事故。
今天的劇情,其實有點像去年看同黨劇團《燃燒的蝴蝶》,但燃燒的蝴蝶真的是演出讓人「目屎流,目屎滴,點點滴滴攏是你」同樣在講南洋戰爭,在講慰安婦,但今天的劇情,真的不行呀!上半場90分鐘,中場休息時,我還不知道故事的主軸到底在哪裡?明明是很清楚的主題,可就像有人說的,莫名其妙的他就去了南洋,莫名其妙的因為一隻遺落的鞋他們兩就覺得是倚靠,然後就瘋狂的幫他找十字架?中場結束,前排已經有人認賠殺出。
原作《獵女犯》是作家陳千武先生的作品。二次大戰期間,台籍青年被日軍徵召,隻身前往南洋戰場,卻意外和慰安婦相遇、相知、相愛的故事。(真的意外到我問號,有些劇情真的不能這樣省,但有些真的太多。)
整齣看完會有一種不知道(好啦我知道要講什麼議題)要講什麼議題,所以完全沒有重點,都覺得硬湊,愛情硬湊,親情硬湊,慰安婦,族群對立,都莫名其妙,知道導演編劇有企圖,但是什麼都沒做到。
知道編劇想談國家認同、身份認同但都只提了開頭,沒有認真發展,所以劇情真的有點格格不入,又要保持自己的姓氏跟名,但又皇民。
應該要台語的又不中不台,因為無法日文演出,所以改用中文,於是語言凸顯的衝突變得奇奇怪怪,加上一開頭還解釋那就用北京話說?這樣的說明真的有點多此一舉。
慰安婦的部分也很不清楚,那些被性侵欺負倒是演很多,但讓人反感,不舒服,畫面上的不舒服,但,心裡揪著的不舒服反倒沒有,所以沒有感受到慰安婦劇情的揪心。
我不懂,為什麼日本軍官一定要對林逸平有那樣的同志執念,太多刻意的親吻、同志情節。音樂上也有一些刻意到讓我覺得疲累的小調跟升降音,聽一首覺得這樣好聽,整場,就覺得很膩。劇情上也有太多刻意,這樣反而凸顯老梗沒有安排新意。就連最後的燈,一路不意外從舞台打到觀眾席,太多刻意跟意料之內,讓故事少了意外衝突,很可惜。
楊烈的聲音渲染力很棒,但結尾跟女兒的對話,真的沒必要!
看完頭會痛腦子很累一直在找演員、劇情故事目標然後發現......很累的一齣。一直推來推去的道具,一直覺得為了音樂劇而唱的歌曲,為了演而有的劇情,似乎,真的之前聽演唱曲就好了。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熱帶天使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即期阿姨 的頭像
    即期阿姨

    htcalto話很多

    即期阿姨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