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翼翼褪去珍珠光澤的書衣,內在以一種樸實無華的模樣存在。指尖翻閱書內頁,溫暖細緻的觸碰,在閱讀的同時從指尖、眼前暖流靜靜的走竄全身。
如何成為一個大人?不是年齡上,而是一種由內而外自然呈現。所謂的長大不是肉身的擴張,不是單純歲月滋長,而是形而上情感、解決問題能力的圓融成熟。
關於照護父母,我始終相信,能承擔承受住的都是真正像樣的大人。
幸運的「沒有踏著破碎的自己,慢慢長大,都是靠著荒涼人世間,偶然相遇的溫情與善意,勇敢的走過來。」幸運的可以靠著溫暖關愛,善意包容,成長著!不曾被敲碎,願是那一抹暖色,一腔熱情一貫溫暖。是可以接住他人、接住自己的那個大人。「不曾被愛過的人,又該如何去愛呢?人生是一場學習,愛也是。」
總覺得這本書相較《我輩中人》多了一點接觸現實,曼娟老師像是稍稍卸下神仙靈氣,多了點俗世凡胎氣,跟我們更近了一點,於是字裡行間透著一點點理所應當應當對無法分攤的親人的怨懟,一點點的埋怨,在不停留的時間裡漸漸的變得理解,變得自在接受,有時會想,或許無法分攤的親人是一種逃避、是一種還未能長大的不願面對,也或許是一種與父母之間天生的緣淺罷了!
面對我們會老,孩子不再能防老的世代,我們該怎麼自處,該怎麼準備?那些淬鍊過的精華片段分成三個部分娓娓道來。
成為自己的旅程:可以沉潛,可以高飛;快樂有時,悲傷有時;這就是最真實的我。「成就自己」的人生,才能自給自足,豐盈飽滿。
從建構自己開始,增強自己的心性,讓自己成就自己之名,而不是以父、以母、以他人之名而生存著!唯有先能以我之名,才能夠活出自己,看著母親忘卻自己的名字,最後記得的還是冠了夫姓的姓名,突然間有一點點感傷。現在,女性意識抬頭,女男平等,我就是我,不是誰誰的妻子,誰誰誰的母親,保有自我,我們才能夠更安心自在成就自己。
照顧者的初衷:愛╱悲憐╱自責。這樣的感受每天都會蒞臨。「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照顧就是這樣一條孤獨的道路。
照顧者的辛酸與甜蜜沒有經歷過的人永遠不知道,沒有實際經受過常照,真的不要自以為可以感同身受,因為你永遠不知道那一秒鐘該如何身受的煎熬與自責,因為你永遠無法感同。爸媽要如何接受自己不能如同以往那樣意氣風發,要如何接受自己的退化。同時父母出現狀況,連帶自己也撐不住,那不是身體接受就好,還要怎麼去調整自己的、父母的心態?加上又沒有人分攤(心理上、生理上)真的會很崩潰!
看著在思考一個問題,雖然有兄弟姊妹但卻單獨照護,到底是因為霸氣扛下?還是因為溝通不良、失敗,所以「ㄘㄟˋ心」決定自行承擔?跟媽媽討論了,或許對我怕麻煩的人來說會決定一肩扛下,省得還要來回討論,耗損身心!
清安自在做大人:大人是有承擔力的,勇敢、自信、慷慨,在必要時願意接住墜落的人。最困難也最重要的,是接住自己。接住自己,就是接受自己。
接住自己,接受自己,其實這應該是很難的功課!因為你必須要先能夠認同自己會墜落,才能夠接受墜落的自己,這才能夠有接住自己的機會!
不同於看完《我輩中人》會有一份淡淡的溫暖,《以我為名》看完則是多了一份堅毅,俠客般的帥氣瀟灑,適合在梅雨季的午後暢快翻閱。
留言列表